• long8-龙8(国际)头号玩家唯一官方网站

  • long8-龙8(国际)头号玩家唯一官方网站

    中文版  |   English  |   加入收藏  |   客服热线:400-0532-596
    龙8微信公众号
    龙8天猫旗舰店
    微生物技术资料
    文章检索
      首页 > 微生物书籍->细菌学各论——棒状杆菌属

    细菌学各论——棒状杆菌属



    录入时间:2010-10-14 9:47:44 来源:《医学微生物学》

    棒状杆菌属(Corynebacterium

    有白喉棒状杆菌和类白喉棒状杆菌。

    共同特点:1、G+杆菌:棒状杆菌

    2、染色不均:异染颗粒

    3、排列不规则:L、V、Y、歪斜的栅栏状。

    4、有些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。

    白喉棒状杆菌C.dephtheriae

    一、生物学性状:

    (一)形态与染色:

    G+、细长、弯曲、排列不规则,常呈英文字母状。一端或两断膨大呈棒状。

    异染颗粒(其主要成分为核糖核酸和多聚磷酸盐,对鉴别白喉杆菌有意义)。

    (二)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:

    需氧或兼性厌氧,营养要求高,在含有凝固血清的吕氏培养基上生长迅速,34-3712——18小时形成灰白色S菌落。在含0.03——0.04%亚碲酸钾的血平板上,能吸收亚碲酸钾还原成金属碲,菌落呈黑色。

    葡萄糖+、麦芽糖+,有的菌株分解淀粉和糖原,但不产气。

    根据对亚碲酸钾的还原能力菌落形态、及生化反应将白喉杆菌分三型:重型、轻型、中间型,我国以轻型多见。

    型别

    菌落特点

    分解淀粉

    溶血

    重型

    大、灰色

    +

    -

    轻型

    小、黑色

    -

    +

    中间型

    中间黑色、边缘灰色

    -

    -

    (三)变异:

    形态、菌落、毒性均可发生变异。从S型变为R型。当无毒株变为溶原性细菌时,便可产生外毒素并遗传下去。

    (四)抵抗力:

    对干燥、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较其他无芽胞细菌强。 对湿热和消毒剂敏感。对青霉素及广谱抗生素敏感,但对磺胺不敏感。

    二、致病性与免疫性

    (一)致病物质:

    1、白喉外毒素:特点:具有高度的免疫性;毒性强;只有携带ß棒状杆菌噬菌体的菌株才可产生外毒素;性质稳定,可制成类毒素。

    2、索状因子:是细菌表面的一种毒性糖脂,即海藻糖-6 –6’双分枝菌酸。能破坏线粒体,影响细胞呼吸与磷酸化。

    3、K抗原:它具有抗吞噬作用,有利于细菌在黏膜表面的定植。

    (二)所致疾病:

    白喉,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,细菌存在一于鼻腔中,经飞沫和染物品传播。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咽喉和气管黏膜。

    致病过程;患者或带菌者——菌在鼻咽喉部黏膜繁殖————产生外毒素:1、局部炎症:纤维素渗出、白细胞与坏死组织一起形成假膜如脱落——窒息, 2 入血——毒血症(细菌不入血,只是外毒素入血)  3、毒素与心肌结合——心肌炎,与外周神经结合——软腭麻痹、声音嘶哑、肾上腺功能障碍、血压下降等。

    (三)免疫性:

    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,是体液免疫。

    锡克实验:利用毒素、抗毒素的中和原理,调查人群对白喉免疫力而做的白喉毒素皮内试验。

    三、微生物学检查法:

    (一)标本:用棉拭子取假膜边缘

    (二)直接涂片镜检:G、美蓝、奈瑟染色

    (三)分离培养:吕氏血清培养进行涂片或看菌落。

    (四)毒力试验:

    1、豚鼠试验:

    2、琼脂平板毒力试验:

    四、防治原则:

    (一)人工自动免疫:注射白喉类毒素;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(DPT)。婴儿满月即可接种,3~4岁和6~8岁各加强一次。锡克实验阳性的青年人和成年人接种。

    (二)人工被动免疫:注射抗毒素;原则:尽早足量应用。需试敏。

    (三)抗生素的应用:青霉素或红霉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上一篇:下一篇:细菌学各论——分支杆菌属

    首页 | 关于我们 | 网上商城 | 在线客服 | 联系我们
    业务联系电话
       400-0532-596 0532-66087773
       0532-66087762 0532-81935169
    邮箱:qdhbywg@vip.126.com
    地址: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
    产品技术咨询
      工作日(周一至周六8:00-18:00):
      18562658263 13176865511
      其它时段:13105190021
    投诉与建议:13105190021 13006536294
    (注:以上手机号均与微信同号)
    友情链接: